本次機構改革后不再保留的環境保護部,最早可追溯到1974年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的成立。據環保部主管的《環境教育》雜志報道,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。當時,周恩來總理非常重視,派出了20 多人的代表團。自斯德哥爾摩會議之后,1973年8月,中國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,會議產生了3項主要成果,一是作出了環境問題“現在就抓,為時不晚” 的結論;二是審議通過了“全面規劃、合理布局、綜合利用、化害為利、依靠群眾、大家動手、保護環境、造福人民” 的環境保護工作方針;三是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第一個環境保護文件《關于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意見》。
會議之后,由當時國家計委牽頭,經李先念副總理和周恩來總理批準,1974 年10月25日,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正式成立。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制定環境保護的方針、政策和規定,審定全國環保規劃,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各地區、各部門的環保工作?!董h境教育》雜志稱,小組由計劃、工業、農業、交通、水利、衛生等有關部委領導人組成,這也給后來環保工作與其它部門職能重疊交叉,埋下了歷史伏筆。但自此環保行政正式成立。
從1982年到1988年這6年里,環保工作長期由城鄉建設部內設的環境保護局承擔。1982年5月,第5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決定,將國家建委、國家城建總局、建工總局、國家測繪局、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合并,組建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,部內設環境保護局。1984年5月,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成立。其任務是研究審定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、政策,提出規劃要求,領導和組織協調全國的環境保護工作。委員會主任由副總理兼任,辦事機構設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(由環境保護局代行)。同年12月,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局改為國家環境保護局,仍歸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領導,同時也是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的辦事機構,主要任務是負責全國環境保護的規劃、協調、監督和指導工作。
獨立的國家環境保護局(副部級)是在1988年成立的。1988年7月,環保工作從城鄉建設部分離出來,成立國家環保局,并被明確為國務院綜合管理環境保護的職能部門,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,也是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的辦事機構。1998年6月,國家環境保護局升格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(正部級),是國務院主管環境保護工作的直屬機構。撤銷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。
2008年7月,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當時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中,升格為環境保護部,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。據《環境教育》報道,十一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,國家環??偩衷本珠L、黨組成員,國家核安全局原局長王玉慶表示,升部后的職能調整是環保機構改革的重點。比如治水問題就涉及到環保、城建、農業等部門,升部后職能劃分將更加清晰。但也應看到,不管職能如何劃分,不管職能范圍有多大,總會存在與其他部委有交叉的地方,需要各部門的配合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認為,總局升為部這個變化最重要的是,環保部擁有國務院參事議事的表決權,可以參加國家決策,這就使得中國對環境污染進行事后追懲之外,更多了一道對環境項目進行事前評估和預防的衙門。
十年后的2018年,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,將整合環保部,以及國家發改委、國土資源部、水利部、農業部、國家海洋局、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等部委的相關職責。環境保護部這個國務院機構名稱,淡出歷史舞臺。